辞旧迎新天坑行


 
 

作者:YOYO

....2003年12月31日,重庆的天空依然阴寐,丝毫见不到阳光的踪迹,背上行囊,踏上新年之旅···
出行前便从论坛上得知,此次我们将跟随陕西电视台和陕西的一群同样热爱户外的朋友,一起走进位于武隆县的二王洞和三王洞再次体验洞穴之美,进行又一次全新的探险之旅。

实际每次出行的地方都是很少有人涉足的,风景也是独一无二的,加上这次又可以走近大山,还能回到洞穴,既贴近自然,又可释放心灵,心情自然是缢于言表的了,带上了所有的期盼,充满所有的渴望,然后背上重重的行囊,踏上预期三天的征途···



热情似火的火锅

很远就在走廊上听到了熟悉而陌生的歌声,推开门,看见三张陌生的面孔,我心里正在纳闷,这应该就是陕西来的朋友吧?
带着疑惑,我和小石,扬帆聊着天,开着玩笑,等待着其他的同伴,而陕西的朋友也各自为阵的唱着歌。由于彼此的不熟识,就一直没有说话,于是各自的聊起来,大家都是户外的忠实拥护者,性格都是很随和,短暂的生疏后,不一会,大家便熟络起来,聊着聊着走向了火锅店,从陕西的太百山到重庆的驴子,从陕西辣椒独有的香辣到重庆火锅奇特的麻辣,大家就在热气腾腾的火锅边,畅饮着啤酒,吃着麻辣的火锅,叙述着曾经的故事,一直开怀的笑着,闹着,友谊从这里萌芽···我在酒杯中想,或许此次出行又将会留给我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新年的钟声在歌声中撞响

车早已在等着我们的汇合了,于是大家吃完饭后,背上可背包,再次出发,很顺利的和走来走去汇合在预计地点,我看了看时间,7:30分,一如既往,迟到!时间依旧比预计到达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可出发的喜悦早已将这一起淹没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一张张笑脸,一颗颗激动的心情······
旁边坐着一位陕西队的梦野队长,满脸络腮胡遮去了本来就不大的脸,但亲切的笑容却清晰可见,浑厚的嗓音,爽朗的笑声,带着陕西汉子特有的开朗和直爽和我们开始聊开了,从陕西的民歌,到户外的意义····车外是笔直的高速公路,车内,则是满车的欢声笑语,车在笔直的高速路上一路的狂奔,撒下了一路友谊的种子,就这样聊着,忽然发现,天南地北的人,心却可以在此时隔的如此的近。
车过涪陵,不知道是谁提了一个意,要求陕西的朋友和重庆的朋友进行对歌,倒好,呼声一起,应声数数,我们大呼,“陕西的朋友,山歌唱起来”,高泉倒也大方,原地一起,陕西民歌张口就来,一曲刚罢,一曲又起,不愧为“情歌王子”,歌声,掌声,呼声,尖叫声,应应而起 ,余音环绕在车上,可能不是三日而是永恒吧····

“新年好啊新年好”
“新年好啊新年好”
“祝贺大家新年好”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
“我们共同祝福大家新年好”

12:00在大家的歌声中,相互的回忆着原来的岁末,再感慨着今年的元旦,2003年的最后一刻,2004年第一瞬间,我和一群刚刚熟悉的朋友在车上一起度过,新年钟声撞响在彼此的心里····


2004的第一顿早餐

车快到武隆时,肚子经过车上近五个小时的颠簸,早已经开始空城连连了,于是在深夜,我们终于还是敲响了路边饭店的门,解决生计问题。
三两成群的走近饭店,此时已经凌晨,饭店大门早就紧闭,偌大的厅中只有我们一群人,吴哥、秋水、消气、小石等卷起袖子,在厨房忙锣开来,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我们这些帮倒忙的同志们则开始在旁边休息起来,聊天的聊天,调侃的调侃,打牌的打牌,胡来的则胡来,而我东窜西窜,一会厨房看吴哥炒菜,一会又在那边邀人打牌,好象精力永远都用不完似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看着菜一盘盘的上来后,我们抄起了碗筷,挖塞,好丰盛的“早餐”,毛雪旺,肘子汤,红烧肥肠,回锅肉,,天啊,,我来不及数到底有多少菜,心里就在想,怎么每次出来都是如此腐败啊?
“嘿嘿,这可是这家饭店的第一笔生意哦”“是啊,这也是我们新年的第一顿早餐也”。
想着已经凌晨了,匆匆的解决掉美食后,又再次向我们今晚的休息地-----桐梓乡计划生育站招待所出发。
车继续开始在公路上行驶起来,我们还在继续回味着刚才的美食,睡意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雾朦朦中整装出发

到达招待所已经一点多了,大家各自找好房间,洗漱后沉沉的睡去。
谁都知道被窝里面是暖和的,谁也不愿意爬起来,外面继续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打扰着我清晨的美梦···要是死在被窝里我也甘愿啊。
我拿着漱口杯,睁着朦胧的双眼向着洗漱台前迈进,身体在瑟瑟的发抖,步子开始变的越来越迟钝起来,好不容易到达后院,拧开水龙头,天啊,好冷的水,我咒骂着,“怎么这里离重庆不太远,但水要冷这么多啊”,此时的瞌睡早已经被这冰水吓的跑到十万八千里去了。
我抬起头,发现前方是一层又一层的雾,万物象蒙上了一层层的面纱,什么也看不清,仿佛自己在天的尽头,穿梭在云的飘渺之间,浓浓的雾轻轻的抚过脸狭,凉丝丝的,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是一头雾水了。
下楼吃饭时,我望着路边的人流,雾早已经散去,恢复了本应属于他的样子,但片刻的朦胧带给我美感却在心头挥之不尽。
吃完早餐,我们继续向大山深处走去···


与货车一起行走在山路上

再次坐上了车,等待着出发,可车驶出桐梓不一会就停了下来,我们下车开始空手徒步。
晨光初露,轻柔的撒在雾已散去的清晨,乡间的公路上泥泞不堪,刚刚被圣洁的雨水冲洗之后,再被车轮的轱辘深一道浅一道的压去,露出了大山里本来的颜色,近处是高一坑,低一洼的泥水,远处是在重庆边境难得一见的庄稼田,田中没有任何的农作物,只留下秋天丰收后的痕迹,独自的屹立在田间,吸收着冬天仅存的孤傲与冰冷,再往远处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坡合成一幅幅水墨画,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的秀,没有娥眉的俊,没有华山的险,但着实的让我看到重庆大山里独具一格的魅力!大家继续深一步浅一步的走在乡间的公路上,三三两两,或孤单一影,鞋子上已经黏上了湿润的泥土,重重的!看着前方的路势,一路崎岖,大家都觉得我们的车是肯定过不去了,便决定撤回后背上包徒步直到天坑。
石场休息一会后,一架拉着石砖的货车答应了我们拉我们到天坑,于是男生们开始返回取包,而我们一帮女生自然只有在石场等待了···继续的互相调侃,彼此发着短消息打发着漫长的等待,看着石场上的工人继续的为了生计劳作着,艰难的打着石头,然后将石块进行粉碎,在压成建房用的空心砖,一天天,一年年重复着早已经在手下熟悉不过的步骤···但老乡们还是不时的和我们聊着,当知道其中有来自陕西的朋友时,更加热情起来了,开始诉说自己在陕西曾经打工的故事,在陕西留下的足迹,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跟我们介绍着自己的家乡,此时,我心中沸腾了,只觉得与大山的距离更近了,而和这里的人更近了,“轰轰”的两声,石头从绝壁中飞了出来,重重的落在地方,发出震耳的声响。
继续看着路的那头,伙伴们已经在货车的车轮下一路的颠簸过来,我咬咬牙,爬上了车箱,重重的坐在了堆积如山的背包之上,车是一辆象东风的小货车,车厢也不大,三四个平方左右,靠近车头的位置堆满了大家的背包,已占去了大半个车厢,于是十七八个伙伴拥挤着在车厢里。
车是铁车,车底冰冷,车也没有车顶,寒风刺骨,车一启动,呼呼的风打在裸露的皮肤上,为了打发寒冷,大家便在车上开始想方设法的闹了起来,你推我,我压你,头上顶着天很远,脚下踩着土也很远,可心在交流之后再次靠近,一路上山路的崎岖蜿蜒,一路上空气的冰冷刺骨,一路上颠簸的疲累,在我们热情似火的心中早已淡去,只觉得友情在此刻更加坚固了。
两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大山中居住的民居,小石告诉我们,到了,当把包卸下来后,我们便躲在了就近的一处老乡家稍做休整,一边烤着火,一边等待再次的出发号召令,热情似火的老乡一直忙着招呼我们,我的心再次深深的被大山中山民的朴实感动着···虽是短暂的休息,但却永远的留在了心里····5



初见洞口

各自的背上背包,再次整装待发,旅途的劳累让我加快了脚步,急匆匆的向着目的地冲刺。
前几天的冬雨早已将路上的小道洗刷的特别的光滑,我们背着重重的背包,小心翼翼的下着山,也不知道在山涧挣扎了多久,也不知道身上沾走了多少山里的泥土,也不知道自己的呼吸到底还剩下了多少,更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就这样前进着······
后面是一个当地老乡家的小孩,听说我们此行是要去山下的洞,便执意要跟着我们一起,他告诉我,实际他也没有到过山的脚下,也不知道所谓的二王洞和三王洞,更不知道或许这样的自然景观在日后多多少少会改变自己的贫穷的命运,除了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丝喜悦吧,仅此而已吧!我静静的看着大山里孩子,哪独有的淳朴和真实,只希望我们的到来不会将这些孩子们仅存一些大山的灵气也给带走不吧。
本来以为,我们要到达的洞应该离我们很远地方,至少以为大地的灵魂不会轻易的被我们发掘吧,翻过了大山,不一会就到达了山下,山的右上方是一个硕大的山洞,同伴猜测着,这就是二王洞的洞口吗?我只是觉得,我们不会这样轻易的到达洞口,至少也还得走个几公里吧,或者说洞口怎么也应该在山的深处吧,大家继续的争论着,等待着后面的同伴····


到达农家的第一次训练

山底洞口,20个同伴汇合!小石说:“这就是三王洞”。
我高呼,“天啊,也太没有惊喜了吧,这么容易就能看到洞口”,带着一点点的失落,沿着田间小道一直往前走着,只听见后面说:“左手的第一家就是我们的今后几天的根据地---老王家!”
继续在背包的压迫之下,向了根据地齐步走去···一条又一条的田坎,一步又一步的挪移,我们终于看到了人烟,当地的老百姓好象都知道我们要到来似的,早早的就在家里围着火炉等待着我们。包一放下,全身都感觉特别的轻松,做在屋檐下,收拾着鞋子上的泥土,看着被岁月吞噬过的山村,和同伴继续的幻想着即将开始的行程······
老王家周围围着一群又一群的村民,他们有些就在附近居住,有的从其他的村大老远的跑来,都听说了我们今天到达这里,只想来欢迎欢迎我们,我想此刻他们对我们的热情之中更多的或许是对家乡的热爱吧······
休息片刻后,小石开始在楼上布绳,准备开始对陕西的朋友进行一些SRT的训练,我抬起头,看着小石认真的脸庞,仔细的听着曾经也陌生的话语···
从穿安全带的注意事项到下降上升时的技术要领,小石耐心的重复着,同伴们也虚心的听着···
理论之后自然是实践,陕西队的孙哥首当其冲,准备先吃螃蟹,于是在大家的帮助的讲解下,穿上了安全带,爬上了阁楼····
“不要踩着绳子!”
“绳子从放在腿的右侧!”
“对,不错,找好主力绳,上绳子,抽紧!”
“恩,好的,打上死结!”
“准备好了吗?出去,把自己悬空,找好适合自己的位置后取掉牛尾绳!”
“不错,下降!”
“好的,到底了!成功!”
“·····”


天坑顶上的观摩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学习,肚子咕咕直叫,楼下已经闻到浓浓的炊烟香,吃过午饭稍做休息后,我们已经打算今天就直接到达天坑顶部鸟瞰一下天坑的容貌,感受一下天坑的神奇。
天坑,直径和垂直高度都需要在50米之上的巨大的漏斗,于是学名叫“喀斯特漏斗”,天坑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天坑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岩石特性、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重庆武隆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有大片石灰岩地层,这些是造就巨型天坑必备的条件。可天坑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了,它和洞又有和联系了,我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出发····
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顺着山坳我们终于到达了天坑顶端,往山谷一看,展现在眼前的巨大石围令我们每个人都惊呆了。对面,一道石屏风矗立在你的眼前,叹为观止,屏风的四周坑壁如斧劈,似刀削,形成巨大的竖井;坑里云雾蒙蒙,一片灰蓝,无法见底;我轻轻的把头伸了出去,陡峭的悬崖上可见苍劲古树,与升腾的云雾交织在一起,遮盖着坑底,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我随手朝天坑扔了块石头,许久,旋即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此时我们站在天坑的最顶端,听老乡说,这里有近400米深也,小石和走来走去先行出发,准备去寻找更佳的下降地点,而我们则稍做休息后,便打道回府了,我再次的回了回头,看看了依旧看不到底的天坑,心里高呼着,明天,我将把你征服······


热情在12瓶老白干中蒸发

黑色一点点的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在老乡的带领之下,返回农家时天已经全黑了,我则和同伴们围坐在火塘四周,等待着其他未归的队员,回味着天坑的鬼斧神工,猜测着明天的行动······
在伙伴们的陆续返回后,大家围上了饭桌,不知道是彼此相互熟识之后友谊早已凝固于心,还是在见到天坑后的激情尚未褪去,或者是当地老乡的美食将我们彻底的俘虏,大家的心情都特别的高昂,在吃完晚饭后都不愿意撤下桌去,于是七八个人就这样聊开了···
不知道谁将一瓶老白干放上了桌子,
“你三两,”
“我四两,”
“还要给她留二两,”
三下五除二的,一瓶50多度的老白干就轻松的给解决了,于是大家开始嚷嚷,要求着都要喝点酒,就这样,酒场上的腥风血雨拉开了序幕··········

“喝!喝!喝!”又是三杯;
“酒!酒!酒!”接二连三的酒;

我、小葱、TOBY、CANJAPAN、张凡、孙哥、侯斌开始了一一过招,从“哥两好”到“十五二十”,嗓门越扯越大,谁也不让谁,最终将这村庄最后的宁静给彻底的打破了,桌上的碗已经空了,酒瓶里的酒也倒了,站起身开始转移阵地,只留下了一屋的狼藉···
这方唱罢,那方登台,我们一行几人开始围坐在了火塘边,本来以为今晚的酒暂告一段了,那知刚才的一闹已经把其他同伴给惹急了,于是“趴趴趴”的立出剩下的8瓶老白干···

一只50重斤的肥羊被五花大绑在架子上,好象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一样,地上是农家的火塘,红色的火焰孜孜的窜起,小石摇着架子手柄,旁边放着一个大的盘子,里面有盐、辣椒、孜然和其他佐料,只见小石不停的将手中的刷子沾着这些佐料见缝插针地刷在全羊上,羊肉经过火焰的洗礼之后,羊油滴在火堆里发出滋滋的声响,一缕缕的青烟从火堆中升起,顺着火势在上方散开,然后窜进了我们的鼻子,夹杂着孜然和辣椒的味道,怪怪的,我盯着烤的半熟的羊,咽了咽口水,继续和一群人开始闹了起来 ···

嘴里嚼着香香的羊肉,大口大口的喝着酒,时而看看同伴,时是而扯开嗓子喊着酒令,看着脚下一堆堆的空酒瓶,不知在酒精的作用下,还是彼此的笑声从心的深处感染着我,人已经微微的醉了···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看着兴奋过头的同伴们一会妙语连珠,一会信誓旦旦,一会又低头不语,都尽情的在酒精中释放着自己;东倒西歪后,村庄恢复了本来的宁静,而我和小葱、秋水、TOBY也钻进了睡袋,互相的聊着今晚的醉态翩翩,沉沉的睡去····


黑暗中的又六个小时—三王洞

钻出睡袋时已经日上三竿了,跑到饭桌前,发现吴哥早已将饭菜摆上了桌子,泡菜、咸菜、卤菜、稀饭、馒头,好丰盛啊,我感动的就差点没有哭出来了,咀嚼着奶油馒头,大口大口的喝着白粥,为了今天的探密,我们都努力的补充着自己的体力,填充着自己的肚子···

出发到三王洞之前时针已经指向了12点了,我们朝着来的路回走着,三王洞则位于下山的腰口,一个巨大的坑立在山的半腰,凹在山的深处,我们顺着山坳往上攀爬,只见一壁用石头堆积的石墙挡在我们的前面,石壁垒的中间则是一道铁栅栏,铁栅栏上泛着黑漆漆的光,和锈黄的铁锁纠缠在了一起,“哐荡”一声,石门被打开了,大家分好小组后,陆续的迈进了黑暗···

我和“厨师长”吴哥分到了三组,背后是当地的一群老乡,在进来之前乡领导便考虑到大家的装备不足进行极力的劝阻,但老乡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早以覆盖了所有的声音,于是点起了蜡烛,拿着手电毅然的跟着我们进来了···

我和吴哥开始阔步向前,早已在水洪洞经历过探密的艰险,自然在如此一马平川的洞中难不到我,尽情的挥发着我的汗水,在洞中嚣张的前进着···

不知道生来就应该属于黑暗,还是天生就喜欢黑暗,其他的同伴还在紧张在黑暗幽闭的洞中早已丧失方向感的时候,我已开始在乱石中边走边跳的鱼跃起来,我用我身体的所有的器官再次感受着洞穴的美,想着自己曾经如何在水洪洞中成功的克服自身对未认知世界的恐惧及种种的不安的点点滴滴?

或许探洞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这样的挑战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看见些什么,会发现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满足你无限的想象,满足你不断探索的欲望,似如人生····

看着偌大的洞穴里千奇百怪的怪石,千百万年后形成的巨大石钟乳、以及孤独的屹立在大厅中央的石笋、奇形怪状的石幔、遍地乱生的片片石花、被滴水滋润的方解石结晶体···再从观音的供品台到哈雷的彗星撞击地球,我被这美丽的洞中景观给彻底的征服了,开始佩服上帝的鬼斧神工,能在大山的深处造就出如此美丽的景色;
一路上的走来,发现洞中垃圾遍地,便情不自禁的弯下了腰····希望在洞中什么都不要留下,只有一串串的足迹,同伴们也不约而同的拾遗起来,彼此送给对方一个微笑,好象告诉我,我们也不需要带走些什么,仅是一片片的回忆····

片刻的休息之后,向导开始在前面继续带路返回,回去的路和来时完全不同,更加的惊险和刺激,没有了来时的一马平川,更多的是一路的坎坷,我的血液更加的沸腾了,于是大家相互的照顾着,一路的攀爬出去,当走回洞口时,看到第一缕阳光扫过脸狭时,我们一行18人携手从地狱旋了一圈然后重返人间。

铁门再次的被重重的锁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艰苦的训练---焦急的等待

前晚的把酒言欢之后,没人再敢举起酒杯,于是大家便开始围坐在火炉旁开始游戏时间,从吹气球到牙签传递,欢声笑语继续回荡在老乡的木屋里,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我懒懒的从被窝中爬了出来,队伍在经过昨夜的讨论之后已经形成了两派,一队由走来走去带进二王洞继续开始新的洞中穿越,一队则由小石带上山顶进行系统的SRT学习,而我则拿上头灯、头盔准备再次向洞中靠近,那知才刚刚跨过田坎,对讲机内就传来了小石急促的叫声,我只有掉转头,往山头跑去,望着走来走去五人走远···

我小跑着往山上走去,小石选择的峭壁在山的半山腰,从下看感觉并不高,可山势却有些陡峭,我手掌一路借着岩石往前攀,岩石的冰冷中透射出冬天的气息,刺骨!我歇了歇,看看四周,一颗颗一米多高的小树随着风的轻抚后挠首弄姿,舞动着身躯,小树身上挂满了冬天难得一见的果实,红色的,如米粒大小,一串串的,刹是好看,瞬间把我照亮···爬到悬崖边,小石已经开始了熟悉的布绳,打点,下降,我则负责在旁边看着同伴穿着装备,讲解着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领;“一切OK,准备下”,对讲机里传来小石的声音,于是同伴们开始一个个的准备下降,先是侯斌,挂好牛尾绳,做好保护之后,便将绳子缠绕在下降器上,打上死扣后,一切准备就绪,取掉牛尾绳后,开始过点,包绳包···既然是第一次实战,动作当然很生疏,还好,平安落地;接着是张凡,由于下降时一下将下降器放到了底,被下方的保护结给卡住了,在挂了近半个小时后,还是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任务;再是黄老师、孙哥、梦哥···

待所有的人都下降后,我呆坐在悬崖边,远远的眺望着远处妩媚的青山,大叹重庆的山水,青山此时与我默然相对,以巍峨震撼我,以辽阔开拓我,以钟灵毓秀升华我——如花般怒放,如树般吐纳,如山海般俯仰,如阳光般灿烂,而我仿佛此刻和山的隔阂越来越少,与山的宁静越来越近了;近而物我两忘,与天地同化,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奇妙感受,此乐何极!
吼声从山下传了上来,把我从青山梦中叫醒,匆匆的收拾好东西,开始返回,待到吃饭时还没有看到走来走去返回的踪影,大家都有些急了,看了看表,时间尚早,便端起碗先大快朵颐起来,撕抢着吴哥自创的怪味鸡,辣的一个二个眼泪直流···

吃完饭后,大家又再次出发,在经过上午的训练之后,下午选择了一个洞口作为下降,洞口的下方则是二王洞的入口,待小石砍掉乱树,布好绳子以后,时间已经三点了,进去接应走来走去一队的老乡还是没有回来,大家都拿着对讲机,着急的呼叫着,仍不见回音。

三点四十,从下方传来一丝灯光,只听见扬帆的声音“他们回来了”,大家心里的石头才稍微的放下,继续的在黑暗中下降,那一丝灯光也越来越近了··收好绳子,往回撤退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农家的院子里停满了摩托车,听小石说,乡里的领导来探望大家一下。秋水、吴哥、扬帆、辛桐也已经先返回重庆了,COMJAPAN一个人坐在院坝里懊悔着没有赶上车回去,走来走去、小葱、TOBY、李青阳还是没有回来,大家都着急了,怕出了什么意外的事情,熟悉路况的老乡继续拿着头灯进洞寻找,我焦急的跺着步,从远处传来TOBY熟悉的声音时,已经快八点了,经过了10个小时的洞中探寻,他们早已又累又渴了,听着走来走去埋怨着扬帆的先走,叙述着洞里的千奇百怪,看着小葱和TOBY的狼吞虎咽,但愿这样的一群同伴们能经过大自然的磨砺之后携手走的更远····

乡长的摩托车载着先归的人去了后坪转车,我们也开始返回老乡家,点了点人数,还剩九个,依旧是一张张激情洋溢的脸孔···




一睹天坑

今天是四号,大家都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向天坑出发,原计划三天的路程返回,最终还是被大山、被天坑的热情给留住了。

有了昨天的前车之鉴,我们一行九人在老乡的带领之下,走进了二王洞,未见洞口之前还在和小石争辩,大言不惭的说着“二王洞也不过如此”诸多的话语,那知走进洞口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石道又窄有险,完全不同于昨日的三王洞,我们一行九人在里面一会爬下身子匍匐前进,一会又弯下身子小心挪步,洞中的分支洞穴众多,大家相互的照料着,继续的朝着天坑前进···片刻的休息后,大家准备分路,小白哥哥需要到坑底进行拍摄,而我们其余八人则直接通过分支洞穴爬上天坑的半空进行下降,老乡和小石、小白先往天坑前进,而我们则原地休息等待老乡和小石的回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彼此熄掉头灯之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从对讲机里传来小石的声音,计划临时的变动之后,我们背上一部分装备,向天坑底部冲刺,刚走了几分钟,便听到了潺潺的水声···

看着水流从天而下,滴在石头上,发出悦耳的音符,我心一颤。我爱大山,爱大山的包容;爱水,爱大山的包容之下一条通往心灵的清澈泉水;巍峨的山的两边,那奔腾咆哮的是大山的血脉,游离在大山中央,则是灵魂。而在大山的深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洞,那则是大地的心房,是大地的血脉所在。水滴滴滴答答的,孤独的在大地深处呻吟哭泣···

前方终于看见了一束白光,洞口逐渐变大,吖,我们终于到了天坑了···
从天坑底部看上去,像一个巨大圆桶,人站在桶底,抬起头看了上去,天坑四周是绝壁,90度,我骨碌着眼珠环视了一圈,地面以便是绿色的厥类植物,郁郁葱葱的往上延伸,一边则是光滑的绝壁,绝壁上被星星点点的植物点缀着,看不清楚是什么种类的植物,但不多,三条河流顺着天坑的顶部直流而下,最后形成在山底形成河流,顺着水势缓缓的流进洞中,形成暗河,由于现在是枯水季节,我们无缘看到这美丽的三条瀑布,但看着被溪流洗蚀过后的银色,也着实自我安慰了一番···

于是大家开始在坑里寻找更适合的下降地点,跟着河道往前走着,来到了坑底,这是一片沙地,沙地的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洞穴,里面有一具不知名动物的骨骺,已经发出腐蚀后的臭味,洞穴的前方则是一个巨大的阶梯,水稀稀拉拉的从上往下落着,再往上看则是天坑,小石提着绳子顺着旁边的斜坡往上爬着,我们则在下方四处的寻找着柴火,准备生一堆火然后烤鸭吃;生火的青烟在天坑里弥漫开来,同伴们已经开始准备穿上装备准备上行了,高泉也顺着山路往着阶梯上走去,一路的歌声在天坑里回荡,悠哉妙哉!

篝火升了起来,老乡们找来两根木棍架起了烤鸭,香味开始弥漫开来,我们一行四人在高泉的山歌下栓在绳子上努力的攀爬着···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熄灭了篝火,收拾好东西,我们开始原路返回,乘着头灯微弱的灯光,我再回头看了看被溪流冲蚀后的天坑,周围的植被依然郁郁葱葱···

不知道是上帝在故意惩罚着我们打扰了天坑的宁静,还是抱怨着我们惊扰了大地的美梦,大家的头灯不是坏了就是没电;于是我便深一脚浅一脚的借助同伴们前后微弱的光源,在乱石上小心翼翼的穿行着···
待拿着石头到从洞口爬出来时,月亮早照在了头顶,在鞭炮和焰火中,9人各揣一瓶啤酒,相互一笑,此景,铭刻与心······




返程后的乌江水

昨晚和孙哥、侯斌、小白围坐在火塘旁边,一夜畅谈,彻夜未眠。早上6:00不到,9人便早早的背上了背包,告别了老乡。在黎明的晨光中,微亮的灯光从头顶上散发出来,照耀着脚下的路,听着潺潺的水流声从山涧留下,一路的顺沿着河水赶着路·····················

“雄鹰是你的祖先,大山是你的母亲。
曾经历过多少磨难,依然顽强的活着。
黑色是你的缄默,红色是你的灿烂。
曾经历过多少坎坷,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噢·············”

我忽然想起了彝人组合的一首歌,歌名早已忘记,只零碎的记得这样几句歌词了······

上车放好背包后,一群人就在拥挤的车上站着,不知道是昨夜的未眠,还是今晨急促的赶路,站在车上大伙都差点睡着了···
车过桐梓后,大家终于可以找个地方坐了下来,睡觉的睡觉,打盹的打盹,而我却丝毫没有睡意,于是便和孙哥天南地北的海侃起来···

当车在乌江水上载过后,我震撼了,由于现在的科技四通八达,一座座跨江大桥的修葺,轮渡早已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渐渐的淡去,而我们却可以继续的顺着轮渡船,在乌江水上延伸到彼岸···车的引擎再次被点燃,驶进了武隆县城后,匆匆的卸下背包,吃完午饭,此时已经下午两点了,上车后,小石叮嘱着我们,叫我们靠窗而坐,带着疑惑,踏上了归家的路···

我脑子里还在疑惑着小石的叮嘱,抬头向着江边看去。
“春来江水绿如蓝”
只见清澈秀美的乌江象一条绿色的绸带,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浩浩然然的向东流去,两岸连绵不断的绝壁雄伟壮观,毅然的屹立在乌江的两侧,刹为壮美;一幅副立体画刻印在了我的脑海,发出内心深处的呐喊,我还会回来···
头顶是湛蓝如洗的碧空,白云漂浮;拂面吹来的是清新和煦的山风,柔柔的带着一丝凉意,太阳也跑出来凑着热闹,于是大家幻想着如何用绳索征服着自然,观赏着壮美秀丽的乌江风光,任汽车带着思绪飞驰起来···



再见朋友,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的重逢!

远方的朋友,你终于还是要踏上回家的征途,即使再怎样的恋恋不舍,即使再怎样的心心相惜,我们最后还是要说再见,哪怕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的重逢。继续在热气腾腾的火锅边为西安的朋友们送行,没有热泪盈眶,也没有过多的不舍,只记得还有一串串的承诺,还有一堆堆的信念,会续起以后的更深的友谊;只记得彼此6天的甘苦与共,只记得心与心真诚的畅谈 ;只记得在武隆有共同战斗的一片天空。那是用微笑、用关爱、用话语、用心灵点燃的篝火···

“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
干了这杯酒
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
一醉到天尽头
也许你从今开始地漂流在没有停下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举起这杯酒····”
干杯啊朋友
···········
天空是蔚蓝的自由
你渴望着拥有
但愿那无拘无束的日子将不再是一种奢求
让我们再也举起这杯酒
绿绿的原野没有尽头
像儿时的眼眸
想着你还要四处去漂流只未能被自已左右
忽然间再次忍不住泪流
干杯啊朋友
·············”

为了我们的相聚而短暂的离别端起酒杯,为了友谊曾经撒在这片土地,为了让历史铭记这一时刻,干杯,朋友·····

时 间 2003 年1 2 月 31 日
人 员 小石、吴哥、杨志、扬帆、周柯、COMJAPAN、TOBY、刘佳、秋水、李青阳、高泉、小郭、小白、孙哥、辛桐、黄哥、侯斌、梦野、张凡
摄 影 杨志